在咸安区黄荆塘村,一条全长9.1公里的村庄公路上设置了非机动车道,为市民、游客骑行、健身供给便当。
村支书陈学友介绍,本年,路途从3.5米晋级至5.5米,不只沿路设置了防护栏,还在每一个急弯、临水处都装置了凸视镜。路途晋级3个月以来,招引了数万名游客骑行,未产生一同交通安全事故。
生命防护路也是生态路、旅行路、工业路。省交通运输厅相关人士介绍,各地量体裁衣,把“455”生命防护工程与“四好村庄路”、工业开展、生态美化有机结合在一同,为村庄复兴供给了刚强保证。
咸安区汀泗桥镇有一条15公里长的村庄公路,是当地人眼中的工业路。上一年,这条路从3.5米拓展至6米,部分急弯处到达6.5米至7米,防护栏、标识标牌、凸视镜等一应俱全,两辆大卡车通行、会车毫无问题。“晋级之前,这条路上每年至少产生10多起交通事故。”该镇党委副书记贺国华表明,沿线居民饲养、栽培工业多,路途改造、防护装置完成后,大卡车、农用车能安全开到田间地头,既安全又节省了物流本钱。
旅行是神农架林区支柱工业,2018年游客量达1590万人次,同比增加20%。“高高兴兴来旅行,安全全安回家去。”林区村庄公路局局长罗萍介绍,该局结合本身地舆条件,高标准装置防护设备,将防护栏钢板立柱设为双层,每1米1个(正常是单层,每2米1个),为防护栏外层的轮胎“涂色”,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;在部分弯道处修剪植被、移除树木、开挖视距台,改进驾驶员视距;将条件合适的矩形边沟改造为浅碟式边沟,保证车辆滑入边沟后不侧翻,且能自行驶出。自2017年来,“生命防护工程”共拦停72台冲向山崖的车辆,挽救了260条生命。
在老河口市光化大路和新316国道旁,香樟、桂花、红叶石楠等林木生气勃勃,宛如一条一望无际的绿色飘带。该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明,市里将“455”工程与生态、景象结合,大力推动生态防护林建造,形成了10条全长280公里的防护林带,防沙、降尘、去霾等生态成效正在闪现。
从“路路通”到“路路安”,一条条安全疏通的城乡路,助推荆楚大众迈向小康生活的康庄大路。